“本来早起赶飞机就很疲惫,
(相关资料图)
上了飞机只想好好睡一觉。
结果在飞机上被空姐推销商品,
吵得没法休息。”
近日
#空姐飞机上推销商品长达40分钟#
话题登上热搜
据极目新闻报道,旅客王女士称,她在乘坐首都航空的航班途中,遭遇机上推销商品,售卖时间长达40分钟左右,感觉好像“穿越”到了绿皮火车上。
针对这个问题,网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有网友认为,40分钟的“卖货”时间实在太长,会严重影响出行体验。但大多数网友都秉持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的原则,对航司卖货的行为表示理解。他们认为,由于廉价航空的机票价格较低,旅客就应该对服务质量降低要求。
“觉得让人受不了”
“廉价航空一般就会有推销”
“没有强买强卖,可以接受”
“空姐也没办法”
实际上,两种观点都有道理。飞机上空姐推销商品并不是什么新闻,一些廉价航空公司就有推销商品的环节,多是卖自家航空公司的周边产品,时间就几分钟。这次首都航空引起争议,主要因为推销时间长达40分钟,除了售卖飞机模型还卖化妆品、墨镜、丝巾等物品。
新闻爆出后,民航监管部门表示,这不属于违规违法行为,监管部门也基本不会插手这类现象,是否提供机上售卖服务一般由航空公司自行决定。也正因如此,航司才会希望借着监管空档,以低价换客流、以卖货抵低价。飞机上推销商品虽然不是完全禁止的,但是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和标准,至少挑个合适的时间,把商品简单扼要地介绍清楚,不过分地占用乘客时间,让乘客该休息的好好休息,有兴趣的也可以进一步了解。
不过,需要监管部门注意的是,如果这种现象不加约束,航司会不会为了盈利而加长“卖货”时长?现在是40分钟,以后会不会延长到一个小时?倘若如此,乘客也理应被动接受吗?长此以往,势必会让游客产生对飞机出行的抵触心理,让卖货的“副业”反噬民航的“主业”。
廉航并不等于服务质量差,盈利固然重要,旅客的感受和需求也应当被看到、被重视。航空公司需努力达到两者的平衡,以优质服务吸引旅客、留下旅客,本就是市场规则的应有之义。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各航司如何能获得更多民众的理解包容,如何进一步优化差异化服务的旅客体验,除了在宣传上的不余遗力,也需要更多思考。
航司越是希望创造收益,就越要注重乘客旅行体验,不能仗着价格相对较低就为所欲为,只有用优质贴心的服务建设品牌价值,再通过周边产品销售促进旅客主动购买,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。
掌上春城综合整理来源:极目新闻、央视网、光明日报、正观新闻、网友评论责编:李晓梅编审:吴晨萍终审:周健军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西南直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